2009年4月16日 星期四

培正回憶:序言

從香港培正中學畢業離校至今,差不多 25 年了。興之所至,忽然想把自己對培正的回憶和少年時代的印記,在記憶尚存的今天寫下來,以免老來患上痴呆,失去這段記憶而深感後悔。

培正最優良的傳統,除了自 1924 年起設立每屆畢業生級社制度之外,就是每年召集畢業離校 25 年的校友,回到母校接受銀禧加冕,成為培正中學的「元老」;這種培正的特有文化,促使母校與校友維繫感情,產生強大的凝聚力和強烈的歸屬感。

我和父親(1952年級偉社)兩代都是培正舊生,還記得就讀培正小四那一年,親睹父親回校參加謝師宴慶典,晉升培正元老的一幕,當年卻從未想過,時光是如此飛逝,轉眼快要輪到自己。

對畢業銀禧加冕的重視,仿如培正人與生俱來的本能,到時到候在內心呼喚著你,一時之間,級社重聚活動越來越多。隨著 facebook 的普及,便利了很多二十多年不相見的老同學,互相聯繫起來,也有在這個園地裏重遇培正的老師。於是,大家自動自覺地務要組織起慶祝畢業銀禧的籌備工作,級社在 facebook 的群組也變得熱鬧起來。

於我而言,在培正的回憶可是傷心多於愉快。中一中二兩年,我都是全級其中一名優異生(各科平均成績都達 80 分以上),但到中四那年成績滑落,最終留級,成為成長中一個很大的轉折點。

由於未能與自小學起一同成長的同學同年畢業,自己從原屬的級社,轉到下一屆級社,於是有好一段時間,個人在同學社群中的角色和屬性變得模糊,情感上難以接受,對自己心理和成長都因而受到影響,情緒上為逃避失敗的現實,個人變得十分自我中心,孤癖離群,木納寡言,同時也發展出較偏激極端的批判思考,直接影響自己日後的性格發展。

「滿招損,謙受益」(出自《尚書.大禹謨》)是我小六畢業時候,一位培正小學老師在紀念冊上的題字,至今三十年後回首過來,確是恒真的哲理名言。

刻下,我只想隨心書寫一系列「培正回憶」的種種片段,卻沒有預算過將會有多少篇。除了在 facebook 連載之外,我亦會將文章轉貼到自己的個人網誌之上,畢竟個人網誌荒廢多時,是時候重新磨練自己書寫的恒心,也將自己少年時的瑣碎事,並當年作為一個中學生如何看人際關係、老師、學校、教育制度及社會等。

我希望把這些自己的回憶片段,與老同學們和老師們分享,當中某些回憶片段偶有尖酸刻薄的描述和批評,都為了如實反映一個中學生面對問題的心路歷程,也想盡力做到以今天客觀的角度回望那一段歷史,不怕將自己真性情的一面表露出來。我深信認識我多年的朋友,應可以接受我的文筆,亦期盼著各位辛辣的回應,把我從牛角尖裏面拉出來。

2009 年 4 月 16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