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

連續七次補選落敗

故友譚月萍今年八月底病逝,她的黃大仙慈雲西區議會議席,結果民主黨在補選中未能保住這個議席,最後敗在民建聯手中。這次已是過去五年以來,民主黨在區議會補選中連續第七場敗仗。

民主黨對上一次在補選中勝出,要數 2003 年 4 月 6 日深水埗區議會美孚選區補選,當時政府正就《基本法》廿三條立法進行諮詢,梁愛詩、葉劉淑儀等高官的言論令全港市民嘩然,尤其在美孚這些中產社區進行選舉,當時的社會氣氛本應對親建制派十分不利,民建聯派出重量級的立法會議員楊耀忠參選,與民主黨的王德全在知名度上有很大的距離,然而在當時社會形勢對泛民主派十分有利的情況下,王德全亦僅以 849 票對楊耀忠的 840 票, 9 票之微險勝。

五年前反廿三條立法的「七一大遊行」,對 2003 及 2004 年的區議會及立法會換屆選舉影響很大,據我了解,左派在 2003 年底區議會選舉大敗後,迅速檢討敗選原因,痛定思痛,派了一群幕後精英到美國取經,學習外國發展成熟的選舉策略及管理,汲取了先進的選舉技巧,並且在 2007 年區議會換屆之前,將他們學到的理論,於在每次補選中實踐出來,化為實戰經驗,為換屆選舉打下基礎,最終在去年 11 月,將泛民主派打得落花流水。

當民建聯每次在補選中勝出,民主黨那班窩囊的領導層,無論對內對外,都只懂將敗選理由,推諉於對手背靠內地,資源豐富,又有錢又多人,懂得收買人心,而民主黨是個窮黨,沒有錢人又少,資源有限,難以匹敵。

可惜過去連續六次補選敗陣,民主黨都沒有好好的深入反省個中真正的原因,於是出現第七次敗選,並不足為奇;若果民主黨再不反省,從選舉管理制度上作出改革,可以說,以後再遇上這種小區單打獨鬥的選舉,民主黨都會落敗,成為定律。

今次補選的慈雲西選區,過去 14 年來一直是由民主黨代表,已故的譚月萍在區內辛勤工作,與慈樂邨街坊十分親近,是高民望的社區領袖,她自 1999 年當選之後,連續兩屆高票連任。今次補選中,民主黨的候選人呂永基(30 歲),以「延續譚月萍生命光輝」為競選口號,希望打出溫情牌,以吸納原來譚月萍的支持者的選票,自身的賣點是年青實幹,說穿了,即是告訴大家,呂永基這位小伙子斤兩不多,學歷普通,只在社區和政圈打滾,欠缺社會經驗,要依靠先人的「老本」。

反觀對手,民建聯的袁國強(46 歲),說自己是註冊理財師。他去年 11 月曾經挑戰譚月萍,最終落敗,但他沒有就此放棄,繼續留守在社區工作,相信袁國強當時也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有幸在一年之後,這麼容易就奪取得到民主黨十多年的堅固陣地。

即使不論呂永基和袁國強二人的地區工作成績和實力,其實從基本背景和策略上,早已知到民主黨在慈雲西補選這一關絕不易過,而且選擇了呂永基出戰,更是敗選的其中一個重要關鍵。

首先,政治之事並不高尚,政治的運行規律,最基本是講求實際的利益,這個道理無論放在政客之間,仰或是政客與選民的關係,都是一樣。香港的代議政制發展了四份一個世紀之後,選民的投票意識,其實經已非常成熟,在一場選舉中,「人」的因素極度重要,尤其在越是小圈子的選舉(區議會比起立法會,算是小圈子),選民的投票取向,單靠政黨的影響其實不大。

俗語有所謂「人去茶涼」,放諸選舉,選民以前投了譚月萍的,即使明知呂永基是譚月萍的繼任人,支持者的選票也不可能百份之百全數過戶,這是因為選民與譚月萍的關係,和選民與呂永基的關係,根本是兩回事,情況就一如立法會九龍西選區,親左派選民無人不知李慧琼是曾鈺成的弟子,但曾鈺成走到香港島參選後,李慧琼也不可能盡取過去曾鈺成同樣數目的選票。簡單說,換了人,票數必然出現折扣,問題只是折扣的多與少而已。

其次是比較呂永基和袁國強的年齡與社區的關係。談到「年青實幹」,這一招在某些投票取向較理性的社區(例如中產、專業人士人口佔明顯比例的社區)有一定的作用,但慈樂邨的人口正在老化中,於是對於區內的長者選民而言,候選人過份年青反而成了選舉致命的其中重要原因,這是由於長者容易認為年青人少不更事,即使呂永基三十出頭,也可能從表面判斷他入世未深,相比之下,袁國強的年紀剛步入中年,予人較成熟穩重的感覺,很明顯,呂永基在那群不大理會政黨政綱的選民中,必然處於劣勢。

再三,袁國強在去年敗選後繼續留守社區,持續和不懈的社區工作先穩固了自己過去的票源,於是比起對手,有更大的空間開托新票源,尤其是上述支持譚月萍但未必支持呂永基,較游離的一群,當這種對手的折扣效應越大,袁國強爭取的空間也越大。呂永基無論在年齡和在慈樂邨的工作根基方面,都是很大的弱點,民建聯通常利用「耳語」方法,支持者在邨內透過人與人的交談「唱衰」對手,同時可製造羊群效應的心理,將選擇意志薄弱的選民拉到自己的一方。

最後,民主黨就是敗在自己落伍的選舉操作上。現時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的選舉,都經已發展出具效率的管理和操作模式,基本上要做到候選人明確清楚知到他的支持者在那裏,否則就難以維持與支持者的關係和聯繫,鞏固票源。

左派現在使用的技術,只是透過在支持者中,尋找若干精英義工作為候選人的聯絡人(也可稱為「針」),然後透過責任方式,每名聯絡人固定負責某數量或範圍的選民,並且在其負責範圍內,找出那些選民是支持者,這種操作的實質好處,是在選舉當天,助選團只集中找出支持者出來投票,催票的過程中,絕不會將時間花在對手的支持者和非選民身上,提升了催票效率和更易掌握選票日每段時間的勝負形勢,便利候選人和經理人能夠寧活操作,臨場調兵譴將。

當然,這種管理和運作所需的是人、金錢和時間,民主黨向來都指對手投放大量金錢在地區工作上,可惜民主黨卻從來不著意掌握人和時間因素,而據我了解,而做到以上在區內置「針」的運作,其實花費不大,可以說,現時一名區議員的地區工作開支津貼,只要用少部份,經已綽綽有餘,運作得宜,每名區議員都可以發展多一個區。民主黨領導層若有此等思維,議席又怎會不斷萎縮?

最後我想講講候選人的質素問題。參政者,極需要抱負、毅力和承擔,認清楚自己的方向,不輕言放棄;參政和投票一樣,都不是玩泥沙。民主黨向來有很多參選人,為了參選才急急加入民主黨(呂永基就是其中之一),究竟自己是否準備全身投入政治,可能會對工作、前途、家庭帶來影響等,自己其實未想清楚,於是大部份遭遇敗選的黨員,甚至是未能成功連任的議員,落敗後便意志消沉,荒廢社區工作,離棄社區,令到很多選民對民主黨很失望,對民主黨人的參政質素抱有懷疑。

相反,左派陣營的人,聽說他們一旦投身參選,預備了至少八年(兩屆時間)的工作目標,就算第一次競選失敗,還會將目標放在來屆,甚至再後一屆,於是他們當中不少曾經敗選的,落敗後也沒有離棄自己投身社區,繼續耕耘(袁國強就是其中之一)。正所謂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可憐民主黨那班自問社會精英的領導層,他們在社區種了甚麼?或有沒有種?怕且他們仍未知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