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

西洋歌劇(一)

Le French May「法國五月」是一年一度接觸法國文化的盛事。

去年的「法國五月」,本公公、博士及改革派的兄弟去欣賞十九世紀著名法國作曲家比才(Georges Bizet)的歌劇Carmen《卡門》,結果被「真兄弟」形容為本公公的罪狀之一,「真兄弟」認為欣賞歌劇是上等人高消費的娛樂,我們此等草根市井,不應該具有如此的文化藝術修養,因此斷定本公公被大陸收買,收了大陸錢,所以才有能力去享受這麼高檔的娛樂。

「真兄弟」沒有錯,前去欣賞歌劇,你會遇見不少達官貴人;幾年之前的藝術節,我也曾經在欣賞莫扎特的歌劇《後宮誘逃》(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, KV 384)時,遇見了最近被報章「吹水」有機會委任入「行會」的冼雞,當時跟他談了幾句,不過看來他也是外行人。

「真兄弟」沒有文化和修養,又難怪他們是如是看。有很多人對看西洋歌劇有一份誤解,認為歌劇通常以意大利語、德語或法語演出,於是先入為主便認為難以聽懂;事實上,只要細心想想,在英國、美國、加拿大或澳洲,難道每位看歌劇的老外,都要懂得意大利語、德語或法語?

在西方音樂的概念中,聲樂家的「美聲」(bella voce)等同於樂器,因此西方人對歌劇藝術的欣賞,乃將舞台上獻唱演出的聲樂家,與樂隊的演奏融和一起,帶來音樂和舞台的雙重享受。這樣有如我們之欣賞京劇、湘劇等,我們也不一定聽懂演唱的每一字辭。

本公公因為自小對古典音樂的濃厚興趣(品樂年齡:27),中二開始經已在法國文化協會學習法語,大學期間更副修法語,順便修讀德語和意大利語,作為通識,確實對深入欣賞歌劇帶來無限樂趣。因此與大陸因素毫無關係。

1984年榮獲8項奧斯卡的電影Amadeus《莫扎特傳》,更是啟動了我對歌劇的熱愛。第一齣愛上的歌劇,正是莫扎特在1791年臨終前所寫的德語歌劇《魔笛》(Die Zauberflöte, KV 620)。

當時從學習那個時代的音樂歷史中,才知到在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初期,歌劇所採用的語言以意大利語為正宗,內容往往取材自宗教故事或古羅馬神話,以邪不能勝正,導人向善為宗旨,而初期德語歌劇被視為不入流,猶如五、六十年代人們對粵語歌曲的看法。

而聲樂與樂隊配合的劇目,除了歌劇(opera)以外,另有神劇(oratorio)、清唱劇(cantata)、彌撒曲(mass)、受難曲(passion)、安魂曲(requiem)、牧歌(madrigal)、經文歌(motet)、哀歌(lamento)、眾讚歌(chorale)和戲劇音樂(incidental music)等。

本年香港的歌劇盛事,除了早前藝術節上演的La Bohème以外,「法國五月」也將上演法國作曲家古諾(Charles Gounod)改編自莎士比亞的歌劇 Roméo et Juliette《羅密歐與茱麗葉》,本公公和博士當然不會錯過。